母豬厭食征病因及防治
2022-09-23
青島中仁動物藥品有限公司
中仁動藥
母豬厭食征發病很常見,常見于產前和產后,部分出現產中,個別出現呼吸困難,有的導致母豬淘汰,甚至造成母豬死亡。對于母豬厭食綜合發病情況及其防治措施大體介紹如下:
一、母豬產前、產后厭食
1、發病特點:目前母豬產后不食征是泌乳期常見的普通疾病之一,夏季更為多見,母豬在產后和泌乳期間食欲不振,甚至廢絕為主要癥狀,患病母豬發生陰道炎、子宮炎,泌乳機能下降,導致泌乳期間仔豬腹瀉、機體免疫力下降,生長緩慢或變成僵豬,甚至發生漸進性消瘦衰弱而死亡;母豬呈現斷奶后乏情,或發情延遲,甚至屢配不孕,嚴重影響母豬生產性能。
2、發病原因:(1)老病和新病混合感染,導致母豬流行發生比較復雜,嚴重影響母豬生長健康,尤其是胃腸功能紊亂,造成母豬不食的主要原因之一。(2)飼料原糧霉菌毒素增多,嚴重影響母豬的身體健康,促進了豬藍耳病、圓環病毒的發病概率,從而影響了母豬食欲,造成了母豬不食的又一誘因。(3)由于氣候多變、尤其是酷暑燥熱,熱應激、腸胃失調、供水不足、水質污染、母豬分娩護理不當、產后感染子宮炎等諸多原因導致的不食病。
3、防治措施:(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產仔母豬的環境控制,防暑降溫;加強豬舍環境衛生,保持舍內通風、避免驚群、應激反應、減少噪音。保持水源衛生、確保飲水充足。(2)做好母豬免疫接種工作,提高母豬機體免疫力,加強衛生消毒工作。(3)保障母豬飼料原糧品質,禁止飼喂霉變飼料。夏季里,可以在飼料中添加脫霉劑(脫霉一號)和小蘇打粉,減少霉菌毒素對于母豬機體的不良影響。(4)加強對母豬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預防,如豬藍耳病、圓環病毒和豬偽狂犬病的預防。
二、母豬產前、產后呼吸困難:
1、發病原因:尤其夏季,母豬出現產前、產后呼吸困難的癥狀比較多見,以腹式呼吸困難、不食為主。經臨床診斷主要是圓環病毒和豬副嗜血桿菌的混合感染較多,這一現象比較嚴重,給予母豬造成的傷亡危害也比較大。2、防治措施:(1)加強疫苗預防接種和飼養管理工作。(2)嚴禁飼喂霉變飼料,可在飼料、飲水中添加脫霉劑(脫霉一號)和維生素C粉。(3)為了有效地防治豬呼吸道病的繼發感染,可在飼料中添加:芪貞增免顆粒、利高桿泰和氟苯尼考粉,每月連續飼喂7-10天,效果顯著。
三、母豬產后便秘:
1、發病特點:母豬分娩后生理上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母豬生理元氣大傷,身體透支比較大;特別是消化器官受擠壓程度減輕后功能異?;钴S,對腸內容物中水分吸收能力增強,如果飼養管理不科學,非常容易形成便秘,甚至導致母豬不食、腹脹、發燒、拉“算盤子”樣糞便,發病時間較長,有的可長達一個多月之久。嚴重者導致母豬泌乳停止,嚴重影響著仔豬發育。
2、防治措施:(1)增加母豬活動量,促進消化。俗話說得好:生命在于運動!對于動物也不例外,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利于所使形成的糞便通暢排出。(2)產前產后10-15天多投給青綠多汁飼料,或在飼料中添加2%-4%的植物油,增加腸道潤滑作用。(3)調整飼料配方,在日糧中多添加入一些麩皮,由于麩皮中含有豐富的植酸磷,具有輕度的腹瀉作用;對于便秘也有很好地調節作用。(4)母豬嚴重便秘者,可在飼料中適量的添加一些硫酸鎂,由于滲透壓作用,使腸腔保持大量水分,刺激腸壁增強蠕動,軟化糞便,促使瀉下。(5)母豬分娩后,不能一次性飼喂大量食物,由于產后疲勞,身體透支嚴重,胃動力不足,消化功能減退;此時,必須少喂多餐,多增加一些流質性食物,和多飲些碳水化合物的清潔水,這樣有利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健胃寬腸的作用。飼喂飼料時,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飼喂量,直到恢復正常采食量為止。(6)對于母豬出現產后熱或產后感染,尤其是產后高熱不退,極易造成便秘,母豬出現產后熱時,必須快速治愈。否則,會導致母豬泌乳量減少或奶汁品質下降,甚至泌乳完全停止。
產品推薦
【產品名稱】
通 用 名:0.2%畜禽維生素預混合飼料(ZR006)
商 品 名:中仁脫霉Ⅰ號
【原料組成】多種維生素
【作用與用途】本品95%的微粒大小達到納米級,比表面積大,離子交換能力強,廣譜吸附霉菌毒素,有非常強的吸附力可定向吸附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增生鐮孢霉等霉菌毒素病原體,并將其固定而失去致病能力,隨腸蠕動排出體外。從而避免腸粘膜損傷,并修復損壞的腸黏膜促進營養物質吸收功能,抑制腸細胞過度滲透性分泌而止瀉。本品中添加的益生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可以有效的促進動物胃腸道有益菌群的繁衍從而保持菌群平衡。
【用法與用量】1.玉米霉變:預防添加量:本品500g拌料1000斤;明顯發霉:本品500g拌料500斤。
2.育肥豬、肉雞、蛋雞:本品500g拌料500-1000斤。
3.種豬、種雞、奶牛:本品500g拌料300-800斤。
4.防治貂狐貉霉菌毒素中毒:本品500g拌料400-800斤。
關鍵詞:
下一篇: